由于《化妝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條例》規(guī)定,首次進口的化妝品必須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核發(fā)的化妝品許可批件,今后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化妝品,應當是按照相關規(guī)定取得許可批件的產品。
“你的稅費,我們承包了!笨缇承露愔茖嵤┖螅ㄆ窌、波羅蜜、網易考拉海購等跨境電商紛紛出手,打起了“包稅”牌。如唯品會推出唯品國際免稅包郵活動,波羅蜜、網易考拉海購分別推出“包稅券”、“關稅補貼券”減免下單用戶稅收費用。
原本針對跨境電商的稅收新政,在網上卻被移花接木,稱到境外購物入境時將被征收高額關稅。對此,財政部有關人士回應,這次調整的主要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稅收政策,以及適用于郵寄物品的行郵稅政策。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合理數量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盁o論是到境外旅游、出差還是探親訪友,回國時個人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并無變化。”
一般認為,稅費漲了,商品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沒錢補貼的商家在價格上吃了虧,會加速走向滅亡。但如果因此改變了進貨方式,降低了履約成本(履約成本主要包括采購人員人力成本、倉儲與物流配送成本),情況則會不一樣。節(jié)約出來的成本是否能夠對多出來的稅進行補貼,從而可以抑制價格的過度上漲。
一方面是日益規(guī)范的稅收政策,另一方面是拓寬交易平臺的新嘗試。稅改之后,中國奢侈品電商的游戲會怎么繼續(xù)?
由于“正面清單”遲遲未公布,導致各類涉及跨境電商業(yè)務的公司對政策落地仍有很多不明。4月7日晚間,財政部、海關總署、國稅總局等11個部門共同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實際上是延續(xù)了此前征收行郵稅時“個人自用”的規(guī)定。備受關注的配方奶粉、紙尿褲、部分食品飲料、保健品、服裝鞋帽、家用電器、化妝品等均在其中。
隨著新政的逼近,各電商平臺紛紛進入了最后的準備階段。由于稅制的變化,不同品類商品價格將面臨一定的波動,清空保稅倉庫存并針對新政調整保稅備貨結構成了跨境電商玩家最為棘手的一項任務。對此,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在稅改前夕都做了相應的策略。
陸文認為人才稀缺也是一個痛點,對此他是這么做的:跨境平臺上所有的專家團隊都是原本的外貿公司的執(zhí)行團隊;把跨境平臺作為學校的實踐基地,讓外貿員帶著學生一起做,偏向多語種專業(yè)的學生。[詳細]
目前,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商品在實際操作中按照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入境商品,總值在 5000 人民幣以內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此外加上口岸進境免稅店和境外免稅店的免稅額度,總計不超過 8000 元人民幣。對于個人人肉代購入境的跨境電商來說,這也并不是個好消息。而如果你習慣出境旅行或者出差的時候掃貨,可能也得悠著點買了。[詳細]
歷時兩年的跨境電商熱潮,昨夜經歷了最大的一次震撼,一切是那么措手不及。從三月中旬傳出可能實施稅改的消息后,3月24日三個部委聯合發(fā)布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4月8日就要立刻施行,在業(yè)界的反彈聲浪中,財政部表態(tài)將協調給出“正面清單”,但是“清單”到4月7日夜間九點才姍姍來遲。[詳細]
商務部此前曾多次表示,會采取降低進口關稅的手段,遏制奢侈品消費外流現象。去年以來,大批在中國市場陷入低迷的奢侈品牌也主動降價,拉低與原產國及歐美國家的價差,并引發(fā)了數輪搶購潮。在香奈兒率先降價后,引發(fā)了奢侈品牌集體在華降價潮。迪奧、百達翡麗、泰格豪雅等一線奢侈品牌、頂級腕表奢侈品牌均跟風加入降價行列,最高降價幅度達到40%。分析認為,海關新政的實施,可能將會抹殺掉之前奢侈品行業(yè)里大家所做出的努力。[詳細]
曾經排名第一的跨境電商蜜淘,是如何節(jié)節(jié)敗退的
遙想當初的蜜淘,迎著風口率先起航,一度以跨境電商佼佼者的身份被業(yè)內視為學習藍本。如今卻在跨境電商方興未艾之際,就這樣黯然退出了市場舞臺,怎么不令人唏噓感嘆。[詳細]網友評論